學生競賽增能方案計畫
(一)資源背景及需求分析:
本校於資源背景及需求分析中,有每班教師數等7項指標略低於平均數;因此藉由辦理「學生競賽增能方案」,強化 老師專業、建立培訓輔導教學檔案、計畫性培訓學生、辦理校際競賽與職場業界參訪等計畫,期能改善相關事項。
(二)主辦、協辦單位、參與單位:
主辦單位:臺中市宜寧高中
協辦單位:國立彰化師範大學、國立勤益科技大學、國立高雄餐旅大學、國立中興大學、嶺東科技大學、國立臺中高級工業職業學校、國立霧峰高級農業工業職業學校、臺中市明台高中、臺中市慈明高中、臺中市僑泰高中、臺中市光華高工
參與單位:中三區內國高中
(三)辦理項目詳細內容:
項次 | 活動名稱 | 詳細內容 | 配套措施 |
1 | 學生競賽能力養成及提升計畫 | 每學年初由各科教學研究會訂定培訓計畫及學生甄選方式;甄選具有潛能的學生由特定老師專責指導培訓。 | (1) 辦理各項校內競賽,選出校內優秀學生,依培訓計畫長期培訓。(2) 辦理技藝競賽、科學展、科學競賽、語文競賽等競賽培訓課程。(3) 技藝競賽培訓(課外時間)四科*6週*2節/週(4) 科展等培訓(課內時間)三科*6週*2節/週 |
2 | 教師專業及教學檔案精進計畫 | (1) 邀請相關競賽命題委員及得獎競賽指導老師,蒞校辦理講座。(2) 建立競賽教學檔案。 | (1) 辦理競賽命題委員講座,說明競賽面向及意涵,以提升各學科教師對於競賽認知及專業能力精進。(上學期共辦理五次,下學期辦理七次)(2) 辦理得獎競賽指導老師講座,分享指導心得,及培訓要領。(共辦理五次)(3) 各競賽指導(培訓)老師,建立競賽教學檔案,使培訓經驗能傳承及精進。(共辦理七類) |
項次 | 活動名稱 | 詳細內容 | 配套措施 |
3 | 競賽及學習計畫 | (1) 辦理校內外各培訓類競賽,用以遴選學生及各校學生間的交流與學習。(2) 邀請鄰近國中學生,觀看校際競賽。 | (1) 辦理校內各培訓類競賽,遴選學生培訓。(上學期三類科,下學期四類科辦理)(2) 辦理校際競賽,增加學生的多源學習。(上學期四類科,下學期三類科辦理)(3) 辦理鄰近國中生蒞校觀看競賽,並先就競賽種類及學習內容做說明,提供學生職涯發展選擇參考。(上下學期各一次) |
4 | 開拓視野與細究未來計畫 | 經由大學參訪、就業博覽會、業界參觀與參觀科展成果展等活動,開拓學生視野及細究與提升學生相關潛力與創意 | (1) 辦理各科業界參觀、就業博覽會,使學生了解未來職場環境,增加學生學習意願。(2) 辦理主題式大學參訪,選定學校及系所,辦理一日大學生體驗活動,使學生細究大學的學習與特色。(3) 辦理參觀科展及各項競賽成果展示,用以提升及啟發學生相關潛力與創意。(4) 6類科上下學期各辦理1次。 |
(四) 實施對象:
項次 | 活動名稱 | 實施對象 | 場次 | 參與人次 | 時數 | 備註 |
1 | 學生競賽能力養成及提升計畫 | 本校學生 | 7 | 672 | 256 | 第一學期辦理144小時第二學期辦理112小時 |
2 | 教師專業及 | 社區內高中職教師 | 28 | 420 | 56 | 第一、二學期各辦理14場,每場2小時 |
3 | 競賽及學習計畫 | 社區內國高中學生 | 14 | 450 | 56 | 第一、二學期各辦理7場,每場4小時 |
4 | 開拓視野與 | 社區內 | 12 | 480 | 96 | 第一、二學期各辦理6場,每場8小時 |
(五)實施進度及分工
實施進度:
月 次工作項目 | 103年 | 104年 | 備 註 | ||||||||||
8月 | 9月 | 10月 | 11月 | 12月 | 1月 | 2月 | 3月 | 4月 | 5月 | 6月 | 7月 | ||
計畫執行之規劃與籌備 | ━ | ||||||||||||
召開第一次工作會議 | ━ | ||||||||||||
擬定培訓計畫 | ━ | ||||||||||||
辦理第一學期各培訓課程 | ━ | ━ | ━ | ━ | |||||||||
召開第二次工作會議 | ━ | ||||||||||||
辦理各類科命題委員講座(一) | ━ | ━ | |||||||||||
辦理各類科得獎指導老師講座(一) | ━ | ━ | |||||||||||
辦理校際技藝競賽及科展等競賽 | ━ | ||||||||||||
召開第三次工作會議 | ━ | ||||||||||||
辦理職場及大學參訪活動(一) | ━ | ━ | |||||||||||
辦理競賽教學檔案評比 | ━ | ||||||||||||
召開第四次工作會議 | ━ | ||||||||||||
辦理第二學期各培訓課程 | ━ | ━ | ━ | ━ | |||||||||
召開第五次工作會議 | ━ | ||||||||||||
辦理各類科命題委員講座(二) | ━ | ━ | |||||||||||
辦理各類科得獎指導老師講座(二) | ━ | ━ | |||||||||||
辦理校內技藝競賽 | ━ | ━ | ━ | ||||||||||
辦理校際語文競賽及科展等競賽 | ━ | ━ | |||||||||||
召開第六次工作會議 | ━ | ||||||||||||
辦理職場及大學參訪活動(二) | ━ | ━ | |||||||||||
資料彙整與檢討會之召開 | ━ | ||||||||||||
結案報告 | ━ | ||||||||||||
預定進度累計百分比(%) | 10 | 20 | 30 | 40 | 50 | 60 | 65 | 70 | 75 | 80 | 90 | 100 |
組織分工:
任務分工 | 姓 名 | 職 稱 | 工作內容 |
主持人 | 陳樹欉 | 校長 | 綜理、控管計畫之執行與考核 |
執行祕書 | 何財源 | 教務主任 | 計畫之規劃與執行 |
副執行秘書 | 劉家卿 | 實習組長 | 計畫之規劃與控管 |
行政支援組 | 陳俊名 | 總務主任 | 計畫之行政支援 |
行政支援組 | 施淑智 | 主計主任 | 計畫經費審核與管控 |
行政支援組 | 林玨均 | 庶務組長 | 計畫之行政支援 |
行政支援組 | 楊慧嫣 | 教學組長 | 計畫之行政支援 |
行政支援組 | 陳泰宏 | 設備組長 | 計畫之行政支援 |
執行委員 | 何宛凌 | 國文科召集人 | 計畫之執行與協調 |
執行委員 | 孟祥玲 | 數學科召集人 | 計畫之執行與協調 |
執行委員 | 鄒議慷 | 自然科召集人 | 計畫之執行與協調 |
執行委員 | 蔡華 | 英文科召集人 | 計畫之執行與協調 |
執行委員 | 康志遠 | 高中部主任 | 計畫之執行與協調 |
執行委員 | 張彩萍 | 資料科主任 | 計畫之執行與協調 |
執行委員 | 林振源 | 資電科主任 | 計畫之執行與協調 |
執行委員 | 張廖秀荔 | 外語科主任 | 計畫之執行與協調 |
執行委員 | 鄧建中 | 觀光科主任 | 計畫之執行與協調 |